随着冬季的来临,冰雪运动的热潮再次席卷全国,从北国的冰封河面到南方的室内滑雪场,越来越多的人穿上冰鞋、踏上雪板,体验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,这股热潮不仅延续了北京冬奥会的遗产,更推动了全民健身与冰雪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冬奥效应持续发酵,冰雪运动走进大众
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,让冰雪运动从“小众爱好”逐渐走向“全民参与”,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底,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突破3.46亿,较冬奥会前增长超过30%,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冰雪场馆建设,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超过800家滑雪场和1200块标准冰场,覆盖了从东北到华南的广大地区。
“以前觉得滑雪是‘贵族运动’,现在家门口就有滑雪场,价格也亲民多了。”来自河北张家口的市民王先生表示,作为冬奥会举办地之一,张家口的冰雪旅游资源持续升温,每年冬季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。
南方冰雪运动崛起,打破地域限制
传统上,冰雪运动被认为是北方地区的“专利”,但随着室内滑雪场、仿真冰场等设施的普及,南方城市也掀起了冰雪运动的热潮,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地的室内滑雪场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新地标。
“我们场馆的客流量每年增长约40%,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学习滑雪或滑冰开云网页版。kaiyun”广州某室内滑雪场的运营经理李女士介绍,南方城市还通过举办冰雪赛事、冰雪文化节等活动,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,上海国际滑雪挑战赛、成都冰雪嘉年华等赛事已成为当地冬季的重要IP。
青少年成冰雪运动主力军,体教融合成效显著
在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的号召下,青少年成为冰雪运动推广的重要群体,全国多地中小学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程,部分学校还组建了滑雪、冰球等校队kaiyun,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的体育老师张教练表示:“孩子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很高,不少学生通过校内培训走上了专业道路。”
冰雪运动进校园也催生了一批青少年赛事,全国青少年滑雪联赛、U系列冰球锦标赛等赛事为年轻选手提供了展示舞台,15岁的滑雪小将陈雨在去年的全国青少年滑雪比赛中获得金牌,她表示:“希望未来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,像谷爱凌一样为国争光。”
冰雪产业蓬勃发展,带动经济新增长点
冰雪运动的普及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,从装备制造到旅游服务,冰雪经济已成为冬季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,据统计,2023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已突破8000亿元,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。
滑雪装备品牌“雪魄”的创始人刘先生表示:“近几年国产滑雪装备的销量增长迅猛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本土品牌。”冰雪旅游线路的火爆也带动了酒店、餐饮、交通等周边行业的发展,黑龙江亚布力、吉林长白山等传统滑雪胜地的冬季游客量屡创新高。
挑战与机遇并存,冰雪运动未来可期
尽管冰雪运动发展势头良好,但仍面临一些挑战,部分地区的冰雪场馆运营成本高、专业教练短缺等问题制约了进一步推广,如何让“季节性运动”转化为全年可参与的常态化活动,也是行业需要思考的方向。
对此,专家建议,可以通过科技手段降低冰雪运动门槛,如推广旱雪、VR滑雪模拟器等创新形式,加强冰雪运动与文化、旅游等产业的融合,打造全季节的冰雪生态。
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未来将继续优化冰雪运动基础设施,推动‘后冬奥时代’的可持续发展,让冰雪运动真正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